三君帖

逋奉简三君。

数日前曾劳下访,属以多故,未果致谢,感愧感愧。

牓名必已见了,彼珍重者,果为两手所矣。

呵呵。

如因暇时许相过否?

驰此不宣。

从表林逋顿首。

四月十七日。

所托买物钱二索,省是前人留下,尚恐未足,余俟面致,多感多感。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简介

林逋《三君帖》册,纸本行书,31.5×38.2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林逋喜欢作诗,也善写行书。在这件信札里,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结体昂挺,笔画线条细瘦,所以许多人形容他的字“有骨少肉”。而这件书法的字距、行距宽绰,字与字间多细笔游丝,起笔、收笔处多露尖削,转折方硬等,因此他的字往往给人“清劲”的感觉。


赏析

苏轼诗跋其书:“诗如东野(孟郊)不言寒,书似留台(李建中)差少肉。”黄庭坚:“君复书法高胜绝人,予每见之,方病不药而愈,方饥不食而饱。”明沈周诗:“我爱翁书得瘦硬,云腴濯尽西湖绿。西台少肉是真评,数行清莹含冰玉。宛然风节溢其间,此字此翁俱绝俗。”



致景道十七使君尺牍

〔黄庭坚〕 〔宋〕

昌州使君景道,宗□□秀也。

往余与公寿景珍游,时景道方为儿童嬉戏,今颀然在朝班。

思公寿景珍不得见,每见景道,尚有典刑。

宣州院诸公,多学余书。

景道尤喜余笔墨,故书此三幅遗之。

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于今为天下第一。

余书不足学,学者辄笔懦无劲气。

今乃舍子瞻而学余,未为能择术也。

适在慧林,为人书一文字,试笔墨,故遣此,不别作记。

庭坚顿首。

景道十七使君。

五月七日。

急就章

〔王禹偁〕 〔宋〕

赐来三载锦囊盛,今日重看倍觉荣。

元白当时皆谪宦,不闻将得御书行。

张季明帖

〔米芾〕 〔宋〕

余收张季明帖。

云秋深,不审气力复何如也,真行相间,长史世间第一帖也。

其次"贺八帖"。

余非合书。

述古三首

〔白玉蟾〕 〔宋〕

【其一】 黍大青混沌,此即万化鞘。

盘古不得窥,凿之忽七窍。

太朴既脱手,银蝠乃夜啸。

乾坤两饼分,日月双丸跳。

九鸦方爇天,致渠共工斗。

额血不周山,山裂天西漏。

娲皇炼彩石,一发大庭笑。

宓牺方蛇蟠,商契亦燕鷇。

【其二】 帝子御飞龙,鼎湖叫奚为。

玉京郁崔嵬,银河泛渺弥。

俯首视红尘,万蚁纷何知。

乘云游八极,手玩珊瑚枝。

汤武事干戈,此事矧肯期。

但闻穆天子,八骏曾瑶池。

【其三】 河水一镜清,中有骊龙舞。

波心呈宝图,始脉造化祖。

燧人钻炎凉,炎帝饵甘苦。

身披獝狨衣,口服觳觫乳。

此时至尊者,帝阶三尺土。

嬴政筑阿房,篯铿才伛偻。

小重山·络纬声残织翠丝

〔无名氏〕 〔宋〕

络纬声残织翠丝。

金风剪不断、雁来时。

梦回缄泪寄征衣。

寒到早,应怪寄衣迟。

心事有谁知。

黄昏常立尽、暗萤飞。

秋来无处不生悲。

情脉脉,月转辘轳西。

类型

朝代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