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无心云自来还去

无心云自来还去,元共青山相尔汝。

霎时迎雨障崔嵬,雨过却寻归路处。

侵天翠竹何曾度,遥见屹然星砥柱。

今朝不管乱云深,来伴仙翁山下住。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没有任何打算,云自由地来来去去,与青山相互陪伴。突然迎来雨水遮挡了高崖,雨过后却寻找回归的路。茂密的翠竹从未越过云霄,遥远地看见那座高耸的星砥柱。今天无论乱云多么密集,我都随仙翁留在山下。


注释

玉楼春:词牌名。《花间集》顾夐(xiòng)词起句有「月照玉楼春漏促」句,又有「柳映玉楼春日晚」句,《尊前集》欧阳炯词起句有「春早玉楼烟雨夜」句,又有「日照玉楼花似锦,楼上醉和春色寝」句,取为调名。李煜词名《惜春容》,朱希真词名《西湖曲》,康与之词名《玉楼春令》,《高丽史·乐志》词名《归朝欢令》。《尊前集》注「大石调」,又「双调」。《乐章集》注「大石调」,又「林钟商调」,皆李煜词体也。《乐章集》又有仙吕调词,与各家平仄不同。宋人习于将《玉楼春》与《木兰花》两调相混,二者当各有音谱,而在体制上却皆为七言八句之仄韵。《玉楼春》前后阕起句为仄起式,而《木兰花》前后阕起句为平起式。自李煜《玉楼春》前后阕起句为平起式后,遂在体制上将两调相混。晏殊词集之《木兰花》与《玉楼春》体制皆同李煜词,此体为宋人通用,作者甚多。以顾夐词《玉楼春·拂水双飞来去燕》为正体,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四句三仄韵。另有双调五十六字,前阕四句三仄韵,后阕四句两仄韵等变体。此调体制形似七言仄韵体诗,然格律与诗体迥异。此调因仄声韵较密,且有四个仄起律句,因而声情较为沉重压抑,适于表达沉闷、惆怅、感怀之情。 「无心云自来还去」句:宋·王安石《即事二首·其二》诗:「云从无心来,还向无心去。无心无处寻,莫觅无心处。」 尔汝:彼此亲昵之称呼,表示不拘形迹,亲密无间。唐·杜甫《醉时歌》:「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唐·韩愈《听颍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玉楼春

〔辛弃疾〕 〔宋〕

往年巃嵸堂前路,路上人夸通判雨。

去年拄杖过瓢泉,县吏垂头民叹语。

学窥圣处文章古,清到穷时风味苦。

尊前老泪不成行,明日送君天上去。

玉楼春·瘦筇倦作登高去

〔辛弃疾〕 〔宋〕

瘦筇倦作登高去,却怕黄花相尔汝。

岭头拭目望龙安,更在云烟遮断处。

思量落帽人风度,休说当年功纪柱。

谢公直是爱东山,毕竟东山留不住。

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辛弃疾〕 〔宋〕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

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

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玉楼春·客有游山者,忘携具,以词来索酒,用韵以答。时余以病不往

〔辛弃疾〕 〔宋〕

山行日日妨风雨,风雨晴时君不去。

墙头尘满短辕车,门外人行芳草路。

城南东野应联句,好记琅玕题字处。

也应竹里着行厨,已向瓮间防吏部。

玉楼春·再和

〔辛弃疾〕 〔宋〕

人间反覆成云雨,凫雁江湖来又去。

十千一斗饮中仙,一百八盘天上路。

旧时「枫落吴江」句,今日锦囊无着处。

看封关外水云侯,剩按山中诗酒部。

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

〔辛弃疾〕 〔宋〕

独立苍茫醉不归。

日暮天寒,归去来兮。

探梅踏雪几何时。

今我来思,杨柳依依。

白石岗头曲岸西。

一片闲愁,芳草萋萋。

多情山鸟不须啼。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玉楼春

〔辛弃疾〕 〔宋〕

有无一理谁差别,乐令区区浑未达。

事言无处未尝无,试把所无凭理说。

伯夷饥采西山蕨,何异捣齑餐杵铁。

仲尼去卫又之陈,此是乘车入鼠穴。

寻芳草·调陈萃叟忆内

〔辛弃疾〕 〔宋〕

有得许多泪。

又闲却、许多鸳被。

枕头儿、放处都不是。

旧家时、怎生睡。

更也没书来,那堪被、雁儿调戏。

道无书、却有书中意。

排几个、人人字。

唐多令·淑景斗清明

〔辛弃疾〕 〔宋〕

淑景斗清明,和风拂面轻。

小杯盘、同集郊坰。

着个簥儿不肯上,须索要、大家行。

行步渐轻盈,行行笑语频。

凤鞋儿、微褪些根。

忽地倚人陪笑道:“真个是、脚儿疼。

西江月·和杨民瞻赋牡丹韵

〔辛弃疾〕 〔宋〕

宫粉厌涂娇额,浓妆要压秋花。

西真人醉忆仙家。

飞佩丹霞羽化。

十里芬芳未足,一亭风露先加。

杏腮桃脸费铅华。

终惯秋蟾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