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数珠赠南禅湜老

嗣宗虽不言,叔宝犹理遣。

东坡但熟睡,一夕一展转。

南迁昔虞翻,却扫今冯衍。

古佛既手提,诸方皆席卷。

当年清隐老,鹤瘦龟不喘。

和我弹丸诗,百发亦百反。

耆年日雕丧,但有犊角茧。

时来窥方丈,共笑虎毛浅。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明日,南禅和诗不到,故重赋数珠篇以督之,二首

〔苏轼〕 〔宋〕

未来不可招,已过那容遣。

中间见在心,一一风轮转。

自从一生二,巧历莫能衍。

不如袖手坐,六用都怀卷。

风雷生謦欬,万窍自号喘。

诗人思无邪,孟子内自反。

大珠分一月,细绠合两茧。

累然挂禅床,妙用夫岂浅。

明日,南禅和诗不到,故重赋数珠篇以督之,二首

〔苏轼〕 〔宋〕

朝来取饭化,乃是维摩遣。

全锋虽未露,半藏已曾转。

说有陋裴頠,谈无笑王衍。

看经聊尔耳,遮眼初不卷。

三吒故自醒,一吷何由喘。

请归视故椟,静夜珠当反。

安居三十年,古衲磨山茧。

持珠尚默坐,岂是功用浅。

用前韵再和孙志举

〔苏轼〕 〔宋〕

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胜人。

邓通岂不富,郭解安得贫。

惊飞贺厦燕,走散入幕宾。

醉眠中山酒,梦结南柯姻。

宠辱能几何,悲欢浩无垠。

回视人间世,了无一事真。

洒扫古玉局,香火通帝闉。

我室思无邪,我堂德有邻。

所至为乡里,事贤友其仁。

之子富经术,蔚如井大春。

蜿蟺楚南极,淑气生此民。

唱高和自寡,非我谁当亲。

譬彼嶰谷竹,剪裁待伶伦。

俗学吁可鄙,纸缯配刍银。

聊将调痴鬼,亦复争华新。

愿子事笃实,浮言扫谵谆。

穷通付造物,得丧理本均。

期子如太仓,会当发陈陈。

崔文学甲携文见过,萧然有出尘之姿,问之,则孙介夫之甥也。故复用前韵,赋一篇,示志举

〔苏轼〕 〔宋〕

象服盛簪珥,岂是邢夫人。

敝衣破冠履,可怜范叔贫。

君看崔员外,晚就观国宾。

当年颇赫赫,翁妪争为姻。

蹭蹬阻风水,横斜挂边垠。

青衫映白发,今似梅子真。

道存百无害,甘守吴市闉。

自言总角岁,慈母为择邻。

邦人惊似舅,矫矫恶不仁。

诗文非他师,家法乃富春。

岂非空同秀,为国产隽民。

挺然齐鲁生,近出姬姜亲。

为文不在多,一颂了伯伦。

清诗要锻炼,乃得铅中银。

自我迁岭外,七见槐火新。

著书已绝笔,一默含千谆。

蒉桴和苇籥,天节非人均。

时时自娱嬉,岂为俗子陈。

虔州吕倚承事,年八十三,读书作诗不已,好收古今帖,贫甚,至食不足

〔苏轼〕 〔宋〕

扬雄老无子,冯衍终不遇。

不识孔方兄,但有灵照女。

家藏古今帖,墨色照箱筥。

饥来据空案,一字不堪煮。

枯肠五千卷,磊落相撑拄。

吟为蜩蛩声,时有岛、可句。

为语里长者,德齿敬已古。

如翁有几人,薄少可时助。

乞数珠赠南禅湜老

〔苏轼〕 〔宋〕

从君觅数珠,老境仗消遣。

未能转千佛,且从千佛转。

儒生推变化,乾策数大衍。

道士守玄牝,龙虎看舒卷。

我老安能为,万劫付一喘。

默坐阅尘界,往来八十反。

区区我所寄,蹙缩蚕在茧。

适从海上回,蓬莱又清浅。

南禅长老和诗不已,故作《六虫篇》答之

〔苏轼〕 〔宋〕

凤凰览德辉,远引不待遣。

鷾鸸恋庭宇,倏忽来千转。

那将坐井蛙,而比谈天衍。

蠹鱼著文字,槁死犹遭卷。

老牛疲耕作,见月亦妄喘。

东坡方三问,南禅已五反。

老人但目击,侍者应足茧。

最后《六虫篇》,深寄恨语浅。

和犹子迟赠孙志举

〔苏轼〕 〔宋〕

轩裳大炉鞲,陶冶一世人。

从横落模范,谁复甘饥贫。

可怜方回痴,初不疑嘉宾。

颇念怀祖黠,嗔儿与兵姻。

失身堕浩渺,投老无涯垠。

回看十年旧,谁似数子真。

孙郎表独立,霜戟交重闉。

深居不汝觌,岂问亲与邻。

连枝皆秀杰,英气推伯仁。

我从海外归,喜及崆峒春。

新年得异书,西郭有逸民。

小孙又过我,欢若平生亲。

清诗五百言,句句皆绝伦。

养火虽未伏,要是丹砂银。

我家六男子,朴学非时新。

诗词各璀璨,老语徒周谆。

愿言敦宿好,永与竹林均。

六子岂可忘,从我屡厄陈。

虔州景德寺荣师湛然堂

〔苏轼〕 〔宋〕

卓然精明念不起,兀然灰槁照不灭。

方定之时慧在定,定慧照寂非两法。

妙湛总持不动尊,默然真入不二门。

语息则默非对语,此话要将《周易》论。

诸方人人把雷电,不容细看真头面。

欲知妙湛与总持,更问江东三语掾。

余昔过岭而南,题诗龙泉钟上,今复过而北,次前韵

〔苏轼〕 〔宋〕

秋风卷黄落,朝雨洗绿净。

人贪归路好,节近中原正。

下岭独徐行,艰险未敢忘。

遥知叔孙子,已致鲁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