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

谁云虎丘小,我觉虎丘大。

尝疑海上峰,涌起自天外。

忽坠平野中,万劫翠不坏。

夫差昔霸王,猛气亦已汰。

神斧凿巉岩,泂勺银河派。

双崖削未平,呀呷势将嘬。

灵湫湛寒碧,剑气溢光怪。

银海雁飞沉,冰岩松倒挂。

前朝百战争,今为梵王界。

吴侬得游观,时节纷綷䌨。

我老犹爱山,兴至时独迈。

聿登浮屠颠,坐觉三吴隘。

云梦如可吞,八九无蒂芥。

千人石上眠,把酒向天酹。

不知开辟来,曾见几兴败。

天风忽然生,万窍同一噫。

满山松竹吟,破浪恣砰湃。

平生磊块胸,至此殊一快。

升沉世上名,琐屑真癣疥。

我生本优游,幸脱轩冕械。

甘为愚公愚,不受蔡叔蔡。

愿言从乐天,一年十二届。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慰东冈失子

〔王鏊〕 〔明〕

生子秀而文,灿然琼树枝。

岂独立门户,且欲承裘箕。

一朝忽摧折,天也真难期。

纵使铁石肠,谁能不哀斯。

哀之倘可生,哀也理亦宜。

号天天不闻,扣地地不知。

肝肠为尔裂,齿发为尔衰。

死者竟不返,生者空自隳。

两伤复何益,不悟真成痴。

我有一药方,授之竺乾师。

能治迷罔疾,愿君试服之。

茫茫大化中,万物皆寄而。

贤愚与贵贱,趋死同一岐。

虽有寿与夭,同尽无等衰。

彭聃安在哉,孔孟亦若兹。

况区区所立,毕竟何足施。

譬如空中华,妄作喜与悲。

倏然还变灭,岂足仍追惟。

所以东门吴,无儿如有儿。

众生缠爱贼,有如雀黏黐。

卓哉古达人,弃去如唾洟。

爱河苟不乾,苦海终无涯。

天道有翻覆,人事多参差。

自古每如此,吁嗟奈何其。

颜渊仁且夭,不闻路也羸。

子夏泣丧明,但为后人嗤。

追亡建负鼓,嗟哉空尔为。

劝君急返棹,收泪举一卮。

次邵侍郎国贤见寿之韵

〔王鏊〕 〔明〕

杖藜晓上清风阁,北望云山渺云壑。

怀公不见诵公诗,清庙朱弦为谁作。

晨星落落今数公,平生出处将无同。

我生与世早多忤,乞身归卧湖山中。

伻来远致两罂水,风致年来那有此。

品题未拟桑苎翁,煎法曾傅玉川子。

力田自好任逢年,陇云寄我山中篇。

汉庭共诧大人赋,那知山泽非臞仙。

与公周旋亦云久,不饮每酣公瑾酒。

子牟魏阙本江湖,公也那能忘黔首。

我心古井终不波,杞人之忧忧岂过。

缄诗远寄惠山下,问公究竟其如何。

木石居士为叶文节赋

〔王鏊〕 〔明〕

山头一片石,石畔几株树。

下有幽居人,结庐与同住。

木石不解语,亦复何所知。

相看两不厌,终岁还自怡。

石吾甚爱之,千古无缁磷。

木有岁寒心,冰霜见苍润。

二物岂吾徒,对之德堪进。

方今构明堂,傍求柱础材。

夫君久居此,乃独胡为哉。

东湖书院为吴献臣都宪赋

〔王鏊〕 〔明〕

东湖烟水空复空,乃在武昌之西、嘉鱼之东。

气吞长江卷七泽,闻有至人昔年隐居渔钓于其中。

迩来一百四十载,九疑联绵竟谁在。

岂知苍梧万里云,山中亦有东湖俨相待。

浔江漓江左右流,落霞孤䳱长悠悠。

闲来朅登大云岭,霜露郁郁愁松楸。

主人自是身许国,到此谁能忘首丘。

此亦一东湖,彼亦一东湖,乾坤万里云飞孤。

愿君慷慨终许国,致君尧舜始作范蠡扁舟图。

双湖诗为佥宪谢廷柱作

〔王鏊〕 〔明〕

嵯峨灵峰岭,苍茫寓国山。

两湖分映东西间。

两湖相去无十里,龟龙天池相对起。

朝游长林暮小沚,荡舟欲行行且止。

君非渭川叟,公侯封已晚。

又非鸱夷子,烟波去不返。

要知钓徒非钓徒,敕赐散仙在江湖。

类型

朝代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