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

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

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

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

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雨后新晴,天边出现一道彩虹,万里秋空一片澄明。如秀眉的山峦经过雨水的冲刷,彷彿披上了新绿的衣服。月中的桂树还很茂密,怎么能说今夜的月色不明亮呢?万里的晴天,嫦娥在何处?她驾驶着这一轮圆月,在夜空驰骋。月光寒冷,为谁照射在这坛美酒上?一群年轻人伴我左右,在微凉的晚风中踏着幽寂的小径,走进长满林木的张家小园,畅饮欢谈。让我们斟满手中的金荷叶杯,虽然离家万里,可是把酒畅饮的欢聚时刻实在难得。老夫我一生漂泊,走遍大江南北,最喜欢听临风的霜笛。孙郎听后,微微一笑,吹出了更加悠扬的笛声。


注释

永安:即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县西长江边上。诸生:一作「诸甥」。此据《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改。张宽夫:作者友人,生平不详。金荷:金质莲花杯。文不加点:谓不须修改。断虹:一部分被云所遮蔽的虹,称断虹。山染句:谓山峰染成青黛色,如同美人的长眉毛。桂影:相传月中有桂树,因称月中阴影为桂影。扶疏:繁茂纷披貌,意为枝叶繁茂。姮娥:月中女神娥。汉时避汉文帝刘恒讳,改称嫦娥。一轮玉:指圆月。醽醁(líng lù):酒名。湖南衡阳县东二十里有酃湖,其水湛然绿色,取以酿酒,甘美,名酃渌,又名醽醁。老子:老夫,作者自指。临风笛:一作「临风曲」,具体见第一条辑评。坐来:马上。霜竹:指笛子。《乐书》「剪云梦之霜筠,法龙吟之异韵。


简介

宋哲宗绍圣年间,黄山谷被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后改移地处西南的戎州(今四川宜宾)安置。据任渊《山谷诗集注》附《年谱》,宋哲宗元符二年(西元一〇九九年)八月十七日,黄山谷与一群青年人一起赏月、饮酒,有个朋友名叫孙彦立的,善吹笛,月光如水,笛声悠扬。于此情此境中,黄山谷援笔写下这首词。


赏析

宋·陆放翁《老学庵笔记·卷二》:鲁直在戎州,作乐府曰:「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予在蜀,见其稿。今俗本改「笛」为「曲」以协韵,非也。然亦疑笛字太不入韵。及居蜀久,习其语音,乃知泸、戎间谓「笛」为「独」,故鲁直得借用,亦因以戏之耳。宋·胡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山谷云:八月十七日,与诸生步自永安城,入张宽夫园,待月。以金荷叶酌客。客有孙叔敏,善长笛,连作数曲。诸生曰:「今日之会乐矣,不可以无述。」因作此曲记之,文不加点,或以为可继东坡赤壁之歌云。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宋〕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宋〕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游〕 〔宋〕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定风波

〔苏轼〕 〔宋〕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清平乐

〔晏殊〕 〔宋〕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类型

朝代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