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望之过我庐

念子且行矣,邀子过我庐。

汲我山下泉,煮我园中疏。

知子有仁心,不忍钩我鱼。

我池在人境,不与犷獭居。

亦复无虫蛆,出没争腐馀。

食罢往游观,鲅鲅藻与蒲。

波清映白日,摆尾扬其须。

岂鱼有此乐,而我与子无?

击壤谣圣时,自得以为娱。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蝶恋花·拟古

〔李弥逊〕 〔宋〕

百尺游丝当绣户。

不系春晖,只系闲愁住。

拾翠归来芳草路,避人蝴蝶双飞去。

困脸羞眉无意绪。

陌上行人,记得清明否。

消息未来池阁暮,蒙蒙一饷梨花雨。

蝶恋花·游南山过陈公立后亭作 

〔李弥逊〕 〔宋〕

足力穷时山已晦。

却上轻舟,急棹穿沙背。

云影渐随风力退,一川月白寒光碎。

唤客主人陶谢辈。

拂石移尊,不管游人醉。

罗绮丛中无此会,只疑身在烟霞外。

蝶恋花·新晴用前韵

〔李弥逊〕 〔宋〕

清晓天容争显晦。

溪上群山,戢戢分驼背。

谁似浮云知进退,疏林嫩日黄金碎。

夜枕不眠憎鼠辈。

困眼贪晴,拚被风烟醉。

天意有情人不会,分明置我风波外。

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李清照〕 〔宋〕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蘋花汀草。

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眉州远景楼记

〔苏轼〕 〔宋〕

吾州之俗,有近古者三。

其士大夫贵经术而重氏族,其民尊吏而畏法,其农夫合耦以相助。

盖有三代、汉、唐之遗风,而他郡之所莫及也。

始朝廷以声律取士,而天圣以前,学者犹袭五代之弊,独吾州之士,通经学古,以西汉文词为宗师。

方是时,四方指以为迂阔。

至于郡县胥史,皆挟经载笔,应对进退,有足观者。

而大家显人,以门族相上,推次甲乙,皆有定品,谓之江乡。

非此族也,虽贵且富,不通婚姻。

其民事太守县令,如古君臣,既去,辄画象事之,而其贤者,则记录其行事以为口实,至四五十年不忘。

商贾小民,常储善物而别异之,以待官吏之求。

家藏律令,往往通念而不以为非,虽薄刑小罪,终身有不敢犯者。

岁二月,农事始作。

四月初吉,谷稚而草壮,耘者毕出。

数十百人为曹,立表下漏,鸣鼓以致众。

择其徒为众所畏信者二人,一人掌鼓,一人掌漏,进退作止,惟二人之听。

鼓之而不至,至而不力,皆有罚。

量田计功,终事而会之,田多而丁少,则出钱以偿众。

七月既望,谷艾而草衰,则仆鼓决漏,取罚金与偿众之钱,买羊豕酒醴,以祀田祖,作乐饮食,醉饱而去,岁以为常。

其风俗盖如此。

故其民皆聪明才智,务本而力作,易治而难服。

守令始至,视其言语动作,辄了其为人。

其明且能者,不复以事试,终日寂然。

苟不以其道,则陈义秉法以讥切之,故不知者以为难治。

今太守黎侯希声,轼先君子之友人也。

简而文,刚而仁,明而不苟,众以为易事。

既满将代,不忍其去,相率而留之,上不夺其请。

既留三年,民益信,遂以无事。

因守居之北墉而增筑之,作远景楼,日与宾客僚吏游处其上。

轼方为徐州,吾州之人以书相往来,未尝不道黎侯之善,而求文以为记。

嗟夫,轼之去乡久矣。

所谓远景楼者,虽想见其处,而不能道其详矣。

然州人之所以乐斯楼之成而欲记焉者,岂非上有易事之长,而下有易治之俗也哉!

孔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

有马者借人乘之。

今亡矣夫。

」是二者,于道未有大损益也,然且录之。

今吾州近古之俗,独能累世而不迁,盖耆老昔人岂弟之泽,而贤守令抚循教诲不倦之力也,可不录乎!

若夫登临览观之乐,山川风物之美,轼将归老于故丘,布衣幅巾,从邦君于其上,酒酣乐作,援笔而赋之,以颂黎侯之遗爱,尚未晚也。

类型

朝代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