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花·送徐艺初归昆山

天外孤帆云外树,看又是春随人去。

水驿灯昏,关城月落,不算凄凉处。

计程应惜天涯暮,打叠起伤心无数。

中坐波涛,眼前冷暖,多少人难语。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注释

雨中花:纳兰的词中偶然可见美丽却生疏的词牌名,有他和朋友们自创的,譬如《青衫湿遍》、《踏莎美人》;还有很少有人谱度的词牌,譬如这《雨中花》。《雨中花》在《全唐诗·附词》仅有一首,双调,不过九十四字。徐艺初:纳兰性德座师徐乾学之子,名树谷,字艺初,江苏昆山人,康熙进士。昆山:县名,今属江苏,因境内有昆山而得名。水驿:水路驿站。关城:关塞上的城堡。计程:计算路程。打叠:整理,准备,收拾。中坐波涛:此处指触犯朝纲。中坐,即中座,指星犯帝座。《史记·天官书》:“月、五星顺入,轨道,司其书。所守,天子所诛也。其逆入,若不轨道,以所犯命之;中坐,成形,皆群下从谋也。”裴骃集解引晋灼曰:“中坐,犯帝坐也。成形,祸福之形见也,”



《复堂词录》序

〔谭献〕 〔清〕

右录三百四十余人,词一千四十七首。

叙曰:“词为诗余,非徒诗之余,而乐府之余也。

律吕废坠,则声音衰息。

声音衰息,则风俗迁改。

乐经亡而六艺不完,乐府之官废,而四始六义之遗,荡焉泯焉。

夫音有抗队,故句有长短。

声有抑扬,故韵有缓促。

生今日而求乐之似,不得不有取于词矣。

唐人乐府,多采五七言绝句。

自李太白创词调,比至宋初,慢词尚少。

至大晟之署,应天长、瑞鹤仙之属,上荐郊廊,拓大厥宇,正变日备。

愚谓词不必无颂,而大旨近雅。

于雅不能大,然亦非小,殆雅之变者欤。

其感人也尤捷,无有远近幽深,风之使来。

是故比兴之义,升降之故,视诗较著,夫亦在于为之者矣。

上之言志,永言次之。

志絜行芳,而后洋洋乎会于风雅。

琱琢曼辞,荡而不反,文焉而不物者,过矣靡矣,又岂词之本然也哉。

献十有五而学诗,二十二旅病会稽,乃始为词,未尝深观之也。

然喜寻其恉于人事,论作者之世,思作者之人。

三十而后,审其流别,乃复得先正绪言以相启发。

年逾四十,益明于古乐之似在乐府,乐府之余在词。

昔云:“礼失而求之野。

”其诸乐失,而求之词乎。

然而靡曼荧眩,变本加厉,日出而不穷,因是以鄙夷焉,挥斥焉。

又其为体,固不必与庄语也,而后侧出其言,旁通其情,触类以感,充类以尽。

甚且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

言思拟议之穷,而喜怒哀乐之相发,响之未有得于诗者,今遂有得于词。

如是者年至五十,其见始定。

先是写本朝人词五卷,以相证明。

复就二十二岁以来,审定由唐至明之词,始多所弃,中多所取,终则旋取旋弃,旋弃旋取,乃写定此千篇,为复堂词录。

前集一卷,正集七卷,后集二卷。

其间字句不同,名氏互异,皆有据依,殊于流俗。

其大意则折衷古今名人之论,而非敢逞一人之私言,故以论词一卷附焉。

大雅之才三十六,小雅之才七十二,世有其人,则终以词为小道也,亦奚不可之有。

《箧中词》序

〔谭献〕 〔清〕

国朝二百余年,问学之业绝盛,固陋之习盖寡。

自六书九数经训文辞篆隶之字,开方之图,推究于汉以后、唐以前者备矣。

至于填词,仆少学焉,得本辄寻其所师,好其所未言,二十余年而后写定。

就所睹记,题曰箧中。

其事为大雅所笑,其旨与凡人或殊。

容若、竹垞而后,且数变矣。

论具卷中,不覼缕也。

李白、温岐,文士为之。

升元、靖康,君王为之。

将相大臣范仲淹、辛弃疾为之。

文学侍从苏轼、周邦彦为之。

志士遗民王沂孙、唐珏之徒,皆作者也。

昔人之论赋曰:“惩一而劝百。

”又曰:“曲终而奏雅”,丽淫丽则,辨于用心。

无小非大,皆曰立言。

惟词亦有然矣。

家居赋答友二首

〔梁同书〕 〔清〕

【其一】 卅年蒲柳早衰芜, 壮不如人况老乎。

苦笋硬差良有愿, 葫芦依相已维摹。

休言报国文章在, 只合投闲草木俱。

物不答失天地大, 始终渐负是顽躯。

【其二】 北望君门首重回, 一门三世荷栽培。

臣心不似菤葹草, 天意须怜臃肿材。

絮已沾泥飞不起, 豆和灰冷爆难开。

他生愿作衔环雀, 再上觚棱高处来。

题《雪莱集》

〔苏曼殊〕 〔清〕

谁赠雪莱一曲歌?

可怜心事正蹉跎。

琅玕欲报从何报?

梦里依稀认眼波。

题《担当山水册》

〔苏曼殊〕 〔清〕

一代遗民痛劫灰,闻师陡听笑声哀。

滇边山色俱无那,迸入苍浪泼墨来。

类型

朝代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