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旦

梦破山骨冷,扶桑未放晓。

披衣坐虚堂,缺月犹皎皎。

扬泉漱寒冽,激齿冰雪绕。

百体喜坚壮,万象觉情悄。

簪履事朝谒,神魂飞窅渺。

龛灯蚌珠剖,炉穗玉绳袅。

浮念恍已消,真庭谅非杳。

须臾霁霞起,赫奕射林表。

高树引凉蝉,深枝啅栖鸟。

二虫彼何为,逐动自纷扰。

悠悠天宇内,岂复论大小。

覆盎舞醯鸡,浓昏恣飞绕。

定知达观士,方寸常了了。

世无陶靖节,此乐知者少。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鸣泉思》,思君子也。君子抱道且殆,而时弗与,民咸思之。鸣泉故基堙圮殆尽,眉山苏轼搔首踟蹰,作《鸣泉思》以思之

〔苏轼〕 〔宋〕

鸣泉鸣泉,经云而潺湲。

拔为毛骨者修竹,蒸为云气者霏烟。

山夔莫能隐其怪,野翟讵敢藏其奸。

茅庐肃肃,昔有人焉。

其高如山,其清如泉。

其心金与玉,其道砥与弦。

执德没世,落月入地,英名皎然,阳曦丽天。

旧隐寂寂,新篁娟娟。

思彼君子,我心如悬。

谷鸟在上,岩花炫前。

鸣泉鸣泉,能使我菀结而华颠。

端砚诗

〔苏轼〕 〔宋〕

披云离北岩,度岭入中夏。

重藉剪楚茅,方函斫英槚。

骚坛意莫逆,匠石语○奓。

匪垩劳运斤,如带防毁銙。

砺○○○○,观隅整同厦。

津津剖马肝,索索模羊觟。

气逼松滋豪,烟联雪涛奼。

登堂却蹒跚,饮水何?閜。

守墨面宜黔,含贞口终哑。

静惟有寿焉,玷尚可磨也。

《鲁史》记获麟,晋帖题裹鲊。

供给到唐文,护持等商斝。

眉形空爱纤,风字仍嫌哆。

载观七八评,咸本六一写。

退然敢摩肩,信矣俱出跨。

始知尹公他,不媚王孙贾。

铭诗与器传,篆刻当碑打。

严韵拾孑遗,微才任聊且。

醉中题鲛绡诗

〔苏轼〕 〔宋〕

天地虽虚廓,惟海为最大。

圣王皆祀事,位尊河伯拜。

祝融为异号,恍惚聚百怪。

二气变流光,万里风云快。

灵旗摇红纛,赤虬喷滂湃。

家近玉皇楼,彤光照世界。

若得明月珠,可偿逐客债。

黄泥坂词

〔苏轼〕 〔宋〕

出临皋而东骛兮,并丛祠而北转。

走雪堂之陂陀兮,历黄泥之长坂。

大江汹以左缭兮,渺云涛之舒卷。

草木层累而右附兮,蔚柯丘之葱茜。

余旦往而夕还兮,步徙倚而盘桓。

虽信美而不可居兮,苟娱余于一眄。

余幼好此奇服兮,袭前人之诡幻。

老更变而自哂兮,悟惊俗之来患。

释宝璐而被缯絮兮,杂市人而无辨。

路悠悠其莫往来兮,守一席而穷年。

时游步而远览兮,路穷尽而旋反。

朝嬉黄泥之白云兮,暮宿雪堂之青烟。

喜鱼鸟之莫余惊兮,幸樵苏之我嫚。

初被酒以行歌兮,忽放杖而醉偃。

草为茵而块为枕兮,穆华堂之清宴。

纷坠露之湿衣兮,升素月之团团。

感父老之呼觉兮,恐牛羊之予践。

于是蹶然而起,起而歌曰:月明兮星稀,迎余往兮饯余归。

岁既宴兮草木腓,归来归来兮,黄泥不可以久嬉。

清溪词

〔苏轼〕 〔宋〕

大江南兮九华西,泛秋浦兮乱清溪。

水渺渺兮山无蹊,路重复兮居者迷。

烂青红兮粲高低,松十里兮稻千畦。

山无人兮云朝跻,霭蒙蒙兮渰凄凄。

啸林谷兮号水泥,走鼪鼯兮下凫鹥。

忽孤垒兮隐重堤,杳冥茫兮闻犬鸡。

郁万瓦兮鸟翼齐,浮轩楹兮飞棋枅。

雁南归兮寒蜩嘶,弄秋水兮挹玻璃。

朝市合兮杂髦齯,挟箪瓢兮佩锄犁。

鸟兽散兮相扶携,隐惊雷兮骛长霓。

望翠微兮古招提,挂木杪兮翔云梯。

若有人兮怅幽栖,石为门兮云为闺。

块虚堂兮法喜妻,呼猿狙兮子鹿麛。

我欲往兮奉杖藜,独长啸兮谢阮、嵇。

戏赠秀老

〔苏轼〕 〔宋〕

拆却相公庵,泥却驸马竹。

天下人总知,流入《传灯录》。

鼠须笔

〔苏轼〕 〔宋〕

太仓失陈红,狡穴得馀腐。

既兴丞相叹,又发廷尉怒。

磔肉饲饥猫,分髯杂霜兔。

插架刀槊健,落纸龙蛇骛。

物理未易诘,时来即所遇。

穿墉何卑微,托此得佳誉。

富阳道中

〔苏轼〕 〔宋〕

清晨振衣起,起步方池侧。

徘徊俯丹楹,到影见攲仄。

不识陶靖节,定非风尘格。

遥怀谢灵运,本自林泉客。

予生忽世事,不以形为役。

顾彼冕弁人,冕弁非予适。

题双竹堂壁

〔苏轼〕 〔宋〕

江上樯竿一百尺,山中楼台十二重。

山僧楼上望江上,遥指樯竿笑杀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