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前韵勉诸友

蚕妇欲晴农欲雨,书生事业无雨晴。

况兹长日足可惜,薰风入户精神清。

虚窗文字遮眼暗,短檠灯火通宵明。

纸为良田力耕穫,一廛稼穑嗤许行。

太山北斗仰韩子,千态万状穷周情。

群居涵养务浑厚,藩篱剖破销纷争。

拭目天衢骧骥足,下视污池雀儿浴。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蚕妇想晴天,农民盼雨水, 书生事业要没有晴雨交替, 这么长的一天实在可惜, 微风吹进屋里让精神清爽。 虚窗上的文字挡住了眼睛,一片漆黑, 短檠的灯火通宵明亮。 纸上是好田地,努力耕种才能收获, 一片田地的庄稼嘲笑着不愿行动。 太山北斗仰望韩子,千姿百态描绘了周朝的情景。 居住在一起要养成深厚的修养, 破除藩篱后才能消除争执。 抬头看天际上高傲自信的骏马, 低头看下方污秽的池塘小鸟洗澡。



颖师赠榧栽

〔王十朋〕 〔宋〕

自从儿时食火榧,思欲移根向乡里。

年来花木浪经心,品色徒多真戏耳。

道人赠我方外根,不比寻常桃与李。

枝柯宛类秦大夫,功效端如使君子。

殷勤栽植同因果,众目纷纷等奴婢。

他年摘实荐新时,杖屦相从莲社里。

题郭庄路

〔王十朋〕 〔宋〕

南山有井名黄花,我卜别业临其涯。

酌泉漱石思往事,天遗景与名俱嘉。

东篱采菊隐君子,悠然凝望南山赊。

兹人高躅已千古,三径芜没堪咨嗟。

我生本抱丘壑尚,误涉尘世争浮蜗。

十年太学志未遂,归来陇亩躬桑麻。

草庄新筑亦不恶,青山远近光交加。

会须移住效杜老,终赋归去师陶家。

新凉入郊九日近,西风渐欲吹乌纱。

龙山风俗有故事,撩我清兴凌烟霞。

度雁山

〔王十朋〕 〔宋〕

雁山五经眼,兹行尤可观。

初冬天气佳,雁归山未寒。

有日照幽谷,无云翳层峦。

入境见祥云,振衣登马鞍。

瀑水飞玉龙,羽旗导翔鸾。

石柱屹天外,卓笔书云端。

灵峰观石室,杖屦穿巑岏。

山禽知我来,好音若相欢。

群峰列春笋,丹青状尤难。

行色愧匆匆,更约它时看。

度谢公岭

〔王十朋〕 〔宋〕

十年九行役,屡经此山中。

爱山不厌观,每愧行匆匆。

大士瞻矩罗,骚人思谢公。

一生看不足,语如白头翁。

腊日与守约同舍赏梅西湖

〔王十朋〕 〔宋〕

西湖处士安在哉,湖山如旧梅花开。

见花如见处士面,神清骨冷无纤埃。

不将时节较早晚,风味自是花中魁。

暗香和月入佳句,压尽今古无诗才。

武林深处景益胜,十里眼界多琼瑰。

北枝贪睡南枝醒,枝屦得得搀出来。

旅中兹游殊不恶,况有佳友衔清杯。

手折林间一枝雪,头上带得新春回。

孟夏十有一日时雨初霁晨登高阁极目四望烟锁日出气象一新复用前韵

〔王十朋〕 〔宋〕

蝶梦惊回听残雨,鸟声唤起欣初晴。

梵宫烟火带馀湿,黉舍几席生微清。

披衣登阁忽四顾,顿觉远目增双明。

樵渔欸乃雾中出,舟楫荡漾田间行。

清和节物满眼界,柳垂暗绿花含情。

窗明几净日渐永,天开地廓阴不争。

俯视沧浪堪濯足,遥看扶桑观日浴。

雨止复用前韵

〔王十朋〕 〔宋〕

水枯秧老农欲雨,麦黄桑绿蚕欲晴。

一朝大霈满四泽,云收雾扫天还清。

曰旸曰雨岂人力,圣德仰荷吾君明。

庙堂况无痴宰相,不怕泥泞妨牛行。

布谷催耕最知务,鸣鸠呼妇殊有情。

平原出水云吐日,阴阳得所无战争。

明日阳光照临足,今日阳乌已先浴。

喜雨用前韵

〔王十朋〕 〔宋〕

去年春夏人苦雨,今年春夏人厌晴。

水枯秧老农务急,霈然膏泽来太清。

小民易怨亦易喜,不知天意常分明。

何须频祷应上公,但起夏禹陈五行。

五风十雨尧舜世,自古天意缘人情。

今兹一雨荷帝力,龙神社鬼无妄争。

南亩有馀人意足,蚕已三眠更三浴。

浴佛无雨

〔王十朋〕 〔宋〕

俗言浴佛天必雨,今年浴佛天愈晴。

招提钟磬集梵侣,世尊尘埃思一清。

纷然膜拜口诵偈,举头看天红日明。

或云天意与佛拗,不放雨师龙伯行。

天虽不雨佛亦浴,误此亿万苍生情。

庙堂何人职调燮,劝天与佛无使争。

沛然一雨四方足,亿万苍生俱沐浴。

左原纪异

〔王十朋〕 〔宋〕

君不见温公年方髫龀时,奋然击瓮活小儿。

至今遗事在图画,活人手段良可奇。

又不见耿恭昔年困疏勒,孤城凿井逾千尺。

整衣一拜精诚通,俄顷枯泉飞为液。

乐清有地名左原,地幽井古知几年。

一朝陷溺谁氏子,万石压脑沉黄泉。

路隔幽冥生望绝,三宿沉魂岂能活。

鬼神莫救功莫施,天遣仁人为之出。

彩棒来临驱五丁,抉石求尸俄有声。

头颅半露语未辩,人疑鬼物相视惊。

拯溺辛勤功未果,土圮石攲纷欲堕。

争言陷者不复生,救者徒遭颓压祸。

梅仙恻然临井旁,焚香再拜祈彼苍。

散金募众蹈死救,手植板干加堤防。

土石相衔危不倒,齑粉馀生仅能保。

须臾夺命鬼窟中,万口欢呼喜填道。

翕然舆论咸奇公,异事行将达帝聪。

感物诚居耿恭上,活人手与温公同。

况公才学俱超绝,吏隐那能久淹屈。

使君前日飞鹗章,莅事详明己廉洁。

鲰生桑梓居此间,具书目见非妄传。

太史采诗傥见取,愿付银笔书青编。

将见大书特书屡书不止此,史笔芬香此其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