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惠思

大车高马尘塞轨,弄石洗泉人不喜。

慨然摆落还吴都,归心劲于弦上矢。

强弩发复开,矢往不可回。

常应笑燕子,时能海边来。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苏明允木山

〔梅尧臣〕 〔宋〕

空山枯楠大蔽牛,霹雳夜落鱼凫洲。

鱼凫水射千秋蠹,肌烂随沙荡漾流。

唯存坚骨蛟龙锼,形如三山中雄酋。

左右两峰相挟翊,尊奉君长无慢尤。

苏夫子见之惊且异,买于溪叟凭貂裘。

因嗟大不为梁栋,又叹残不为薪槱。

雨侵藓涩得石瘦,宜与夫子归隐丘。

哀国子黄助教

〔梅尧臣〕 〔宋〕

儒者务欲博,诵说穷冬秋。

衣裙未及解,含珠以见求。

闽称黄夫子,常恐学不流。

有徒如浮萍,匝匝围刳舟。

聚书将万卷,载行无马牛。

去年来京师,满箧分寄投。

半在吴楚间,半入赵卫陬。

昨日大官荐,青袍变绨裘。

今朝为异物,寸禄与命雠。

独闻邯郸公,哀之使敛收。

曷其禀赋薄,安得被王侯。

旅殡欲焉托,定将葬何州。

生为四方游,死当不择丘。

岂必归故乡,万里过山头。

沅江李氏书堂

〔梅尧臣〕 〔宋〕

船从洞庭来,非贾即游宦。

宦贾事风樯,谁能乐清晏。

不如蓄书史,万古无与间。

上观尧舜仁,下览魏晋篡。

善恶彼既殊,智巧徒以辨。

君心于此得,用舍不自慢。

堂中罗高厨,户外望鸣雁。

菰菱可采掇,鱼鳖可钓汕。

卒岁身多馀,世俗莫习惯。

得陈天常屯田斑筇竹二枚

〔梅尧臣〕 〔宋〕

客初西蜀来,遗我双筇竹。

上有红泪斑,断非湘娥哭。

尝闻帝魂哀,嚎血滴草木。

春露洒更鲜,殷痕侵粉绿。

截为扶衰杖,万里出浴谷。

今来入我手,君勤意有嘱。

区区四十年,重趼生两足。

冠丱三男子,且与诗书读。

翁虽文章穷,尚以字遮目。

忍弃不以教,携归事樵牧。

故兹九节赠,用助老追逐。

杨朱非为岐,贾谊非为鵩。

及其悲恸时,岂不沾盈掬。

挥之傥著物,无迹染林麓。

因持此竹纹,勿叹前人独。

夜直广文有感寄曾子固

〔梅尧臣〕 〔宋〕

日暮蛛丝动,月暗萤火明。

方兹步庭户,浩然怀友生。

友生将东归,泛若赴海鲸。

已从龙门出,不慕朱鳖轻。

朱鳖过吴洲,飞飞就东瀛。

沉浮未可问,名有万里程。

须忧小水鲂,劳劳将尾赪。

韩持国再遗洛中斑竹笋

〔梅尧臣〕 〔宋〕

牡丹开尽桃花红,班笋迸林犀角丰。

两株远寄川上鸿,韩郎辍口赠楚翁。

便令剥锦煮荆玉,甘脆不道箪瓢空。

小谢旧城昭亭下,侵天筀竹溪西东。

螗螂生后出牙茁,罗列满地争强雄。

是时楚翁所食寡,朝饭暮饭唯其充。

今来得此谓过分,一贵一贱物苟同。

送僧游庐山

〔梅尧臣〕 〔宋〕

欲游庐山去,将托楚舸梢。

暮行长河曲,月上黄金坳。

悠悠几千里,身世非系匏。

恣观瀑布虹,不畏浔阳蛟。

诵经东林下,小宇结香茅。

送王平甫拟离骚

〔梅尧臣〕 〔宋〕

识君兮不早,君尚少兮我老。

兰与蕙兮多薰,搴杂佩兮芳芬。

兰倏往兮蕙随,心俯仰兮徘徊。

与识吴兮吴乐,尝适楚兮楚悦,君何为兮我阔。

麒麟絷兮不驰,凤皇蔽兮挑达。

均莫悲兮别离,怅公子兮何之。

绝大江兮无波,奉赤鲤兮藉荷。

芼莼荇兮陈羹,亲意得兮忘荣。

世反是兮从贵,聊送君兮伤情。

送建州通判沈太博

〔梅尧臣〕 〔宋〕

昔闻醉翁吟,是沈夫子所作,今听醉翁吟,是沈夫子所弹。

声如冰凘下石滩,嚼啮碎玉绕齿寒。

四坐整衣容色端,醉翁虽醉无慢官。

其音正以乐,其俗便且安,何害酩酊颜渥丹。

沈夫子,邂逅相遇必已欢。

玉琴能写人肺肝,人所为难君不难。

平明解船建溪去,轻赍快意不长湍。

溪东白茗象月团,来奉至尊龙屈盘。

馀为带銙与脔片,散在六合云漫漫。

况君五脏清如水,宜饮沆瀣采木栏。

更留瓦砚赠我看,邺宫鸳鸯谁刻剜。

寄题张光禄荣佚堂

〔梅尧臣〕 〔宋〕

疏氏昔二傅,张氏今两卿。

相去千馀载,能与同令名。

亦尝更侍从,况有冰玉清。

世怀山东业,力制河北兵。

云烟忽起晦,日月不得明。

白首无所为,脱身吴楚城。

七十还印绶,不以名教轻。

葺堂读旧书,时出郊郭行。

水边观游鱼,树底爱啼莺。

适逢野老语,复问农人耕。

纷纷世上士,车马无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