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帖

轼启。

江上邂逅,俯仰八年,怀仰世契,感怅不已。

辱书,且审起居佳胜。

令弟爱子,各想康福。

余非面莫既,人回匆匆不宣。

轼再拜知县朝奉阁下。

四月廿八日。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简介

《邂逅帖》又称《江上帖》,9行,58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纸本,30.3*30.5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为苏轼行至金陵写给世交杜孟坚的书信,散淡,俊逸,刚正,高洁,乃东坡传世墨宝之绝响。尺牍即书信,中国传统文人极重信札之书艺,尤以魏晋人为最。苏轼崇尚晋韵,也倾心于此。岳珂《宝真斋法书赞》曾述苏轼若对所书信札不满意,会再写一遍,可见其用心。苏轼的尺牍书艺赢得了后人的赞许,王履道认为“至于尺牍狎书,姿态横生,不矜而妍,不束而严,不轶而豪,萧散容与,霏霏如甘雨之霖,森竦掩映,熠熠如从月之星,纡徐宛转,缅缅如萦茧之丝,恐学者所未至也。”苏轼名札甚多,如《致季常尺牍》、《治平帖》、《宝月帖》、《啜茶帖》、《久留帖》、《屏事帖》、《作书帖》、《京酒帖》、《渡海帖》、《假寐帖》、《尊文帖》等等。此帖落笔如漫不经心,而整体布白自然错落,丰秀雅逸,端庄圆润,但不做作,笔法精严,但不拘束,作者的学问才气发于笔端,与书札的萧散风格相吻合。



远蒙帖

〔蔡襄〕 〔宋〕

襄再拜。

远蒙遣信至都波,奉教约,感戢之至。

彦范或闻已过南都,旦夕当见。

青社虽号名藩,然交游殊思君侯之还。

近丽正之拜,禁林有嫌冯当世独以金华召,亦不须玉堂唯此之望。

霜风薄寒,伏惟爱重,不宣。

襄上,彦猷侍读阁下。

谨空。

灼艾帖

〔欧阳修〕 〔宋〕

修启,多日不相见,诚以区区。

见发言,曾灼艾,不知体中如何?

来日修偶在家,或能见过。

此中医者常有,颇非俗工,深可与之论权也。

亦有闲事,思相见。

不宣。

修再拜,学正足下。

廿八日。

紫金研帖

〔米芾〕 〔宋〕

苏子瞻携吾紫金研去,嘱其子入棺。

吾今得之,不以敛。

传世之物,岂可与清净圆明本来妙觉真常之性同去住哉?

蒙惠帖

〔蔡襄〕 〔宋〕

蒙惠水林檎花,多感。

天气暄和,体履佳安。

襄上,公谨太尉左右。

京酒帖

〔苏轼〕 〔宋〕

京酒一壶送上,孟坚近晚,必更佳。

轼上道源兄,十四日。

类型

朝代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