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支叹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

颠阬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支龙眼来。

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

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永元荔支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

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

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

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

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

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五里路、十里路设一驿站,运送荔枝的马匹,扬起满天灰尘,急如星火; 路旁坑谷中摔死的人交杂重叠,百姓都知道,这是荔枝龙眼经过。 飞快的车儿越过了重重高山,似隼鸟疾飞过海;到长安时,青枝绿叶,仿佛刚从树上摘采。 宫中美人高兴地咧嘴一笑,那扬起的尘土,那飞溅的鲜血,千载后仍令人难以忘怀。 永元年的荔枝来自交州,天宝年的荔枝来自涪州,人们到今天还恨不得生吃李林甫的肉,有谁把酒去祭奠唐伯游? 我只希望天公可怜可怜小百姓,不要生这样的尤物,成为人民的祸害。 只愿风调雨顺百谷丰收,人民免受饥寒就是最好的祥瑞。 你没见到武夷溪边名茶粟粒芽,前有丁谓,后有蔡襄,装笼加封进贡给官家? 争新买宠各出巧意,弄得今年斗品也成了贡茶。 我们的君主难道缺少这些东西?只知满足皇上口体欲望,是多么卑鄙恶劣! 可惜洛阳留守钱惟演是忠孝世家,也为邀宠进贡牡丹花!


注释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hòu)兵火催。”句:汉永元中交州进荔支龙眼,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奔驰死亡,罹猛兽毒虫之害者无数。置,驿站;堠,古代瞭望敌情的土堡。 枕藉:纵横交错地躺在一起。 鹘(hú):鸷鸟名,即隼(sǔn)。 破颜:露出笑容。 永元:东汉和帝年号。 交州:交州,古地名。东汉时期,交州包括今越南北部和中部、中国广西和广东。东汉时治所在番禺(今中国广州)。 岁贡:古代诸侯或属国每年向朝廷进献礼品。 涪(fú):水名,在中国四川省中部,注入嘉陵江。 天宝岁贡取之涪:唐天宝中,盖取涪州荔支,自子午谷路进入。《新唐书·卷七十六·杨贵妃传》:“玄宗贵妃杨氏。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至京师”。 举觞:举杯饮酒。 酹(lèi):把酒浇在地上;表示祭奠。 伯游:唐羌,字伯游,辟公府,补临武长,上书言状,和帝罢之。《后汉书·卷四·孝和孝殇帝纪·和帝纪》:“旧南海献龙眼、荔支,十里一置(驿站),五里一堠(瞭望堡),奔腾阻险,死者继路。时临武长(官)汝南(籍)唐羌,县接南海,乃上书陈状,帝下诏曰:‘远国珍羞,本以荐奉宗庙。苟有伤害,岂爱民之本。其勑太官,勿复受献。’由是遂省焉。” 赤子:人民。 尤物:珍贵的物品,指荔枝。 疮痏(chuāngwěi):祸害。 上瑞:最大的吉兆。 粟粒芽:武夷茶的上品。 前丁后蔡:指宋朝丁谓先任福建漕使,随后蔡襄继任此职,督造贡茶。为了博得皇上的欢心,争相斗品武夷茶,斗出最上等的茶叶,作为贡茶,献给皇上。 斗品:茶叶之精品。宋徽宗《大观茶论·采择》:“凡芽如雀舌谷粒者为斗品,一枪一旗为拣芽,一枪二旗为次之,馀斯为下。”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句:大小龙茶始于丁晋公,而成于蔡君谟。欧阳永叔闻君谟进小龙团,惊叹曰:君谟士人也,何至作此事!今年闽中监司乞进斗茶,许之。 致养口体:这里指满足口和腹的欲望。致养,原意是得到养育。 洛阳相君:指钱惟演,他曾任西京留守。他的父亲吴越王钱俶叙归降宋朝,宋太宗称之为“以忠孝而保社稷”,所以苏轼说钱惟演是“忠孝家”。 姚黄花:是牡丹的名贵品种。洛下贡花自钱惟演始。


简介

《荔枝叹》是北宋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诗先写古时进贡荔枝事,以纪实手法,追思汉唐贡荔之害。再转入议论感慨,诗人以无比愤慨的心情,批判统治者的荒淫无耻。最后写近时事,对民众遭受祸害深切同情。诗是一首讽谕诗,也是一篇直指时政腐败,痛斥奸佞争新买宠的政论文。


赏析

宋·黄彻《巩溪诗话·卷五》:补世之语,不能易也。 清·纪昀《苏文忠公诗集释粹·卷十五》:波澜壮阔,不嫌其露骨。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章法变化,笔势腾挪,波澜壮阔,真太史公之文。



六月十二日,酒醒步月,理发而寝

〔苏轼〕 〔宋〕

羽虫见月争翾翻,我亦散发虚明轩。

千梳冷快肌骨醒,风露气入霜蓬根。

起舞三人漫相属,停杯一问终无言。

曲肱薤簟有佳处,梦觉琼楼空断魂。

和陶读《山海经》,并引

〔苏轼〕 〔宋〕

今日天始霜,众木敛以疏。

幽人掩关卧,明景翻空庐。

开心无良友,寓眼得奇书。

建德有遗民,道远我无车。

无粮食自足,岂谓谷与蔬。

愧此稚川翁,千载与我俱。

画我与渊明,可作三士图。

学道虽恨晚,赋诗岂不如。

和陶读《山海经》,并引

〔苏轼〕 〔宋〕

稚川虽独善,爱物均孔、颜。

欲使蟪蛄流,知有龟鹤年。

辛勤破封蛰,苦语剧移山。

博哉无穷利,千载食此言。

和陶读《山海经》,并引

〔苏轼〕 〔宋〕

渊明虽中寿,雅志仍丹丘。

远矣无怀民,超然邈无俦。

奇文出纩息,岂复生死流。

我欲作九原,异世为三游。

和陶读《山海经》,并引

〔苏轼〕 〔宋〕

子政洵奇逸,妙算穷阴阳。

淮南枕中诀,养炼岁月长。

岂伊臭浊中,争此顷刻光。

安知青藜火,丈人非中黄。

次韵程正辅游碧落洞

〔苏轼〕 〔宋〕

空山不难到,绝境未易名。

何时谪仙人,来作钧天声。

胸中几云梦,馀地多恢宏。

长庚与北斗,错落缀冠缨。

黄公献紫芝,赤松馈青精。

溪山久寂寞,请续《离骚经》。

抱枝寒蜩咽,绕耳飞蚊清。

谪仙抚掌笑,笑此羽皇铭。

我顷尝独游,自适孤云情。

君今又继往,雾雨愁青冥。

感君兄弟意,寻羊问初平。

玉床分箭镞,不忍独长生。

诗成辄寄我,妙绝陶、谢并。

孤鸿方避弋,老骥犹在坰。

鸟兽如可群,永寄槁木形。

何山不堪隐,饮水自修龄。

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

〔苏轼〕 〔宋〕

南村诸杨北村卢,白华青叶冬不枯。

垂黄缀紫烟雨里,特与荔子为先驱。

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

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

不知天公有意无,遣此尤物生海隅。

云山得伴松桧老,霜雪自困楂梨粗。

先生洗盏酌桂醑,冰盘荐此赪虬珠。

似开江鳐斫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

我生涉世本为口,一官久已轻莼鲈。

人间何者非梦幻,南来万里真良图。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并引

〔苏轼〕 〔宋〕

净名毗耶中,妙喜恒沙外。

初无来往相,二土同一在。

云何定慧师,尚欠行脚债。

请判维摩凭,一到东坡界。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并引

〔苏轼〕 〔宋〕

少壮欲及物,老闲馀此心。

微生山海间,坐受瘴雾侵。

可怜邓道士,摄衣问呻吟。

覆舟却私渡,断桥费千金。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并引

〔苏轼〕 〔宋〕

闲居蓄百毒,救彼跛与盲。

依山作陶穴,掩此暴骨横。

区区效一溉,岂能济含生。

力恶不己出,时哉非汝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