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子之还京师

日月老投闲,文字今削迹。

便然腰十围,欲吐啄三尺。

颇怀平生友,相就语肝膈。

诸江好兄弟,夫子眉最白。

词林三二公,子实门下客。

布帆千里来,许我间宾席。

阶庭出兰树,户牖照圭璧。

诗如驾高浪,万顷随笔力。

宁为首阳饿,不作嬖奚获。

乃知工语言,要是饱糠覈。

茫然李杜坛,未免陈蔡厄。

出门观善阵,敛手避勍敌。

澄江摇夜霜,岁晚见沙石。

钗头罥蛛丝,即有梁宋役。

士生多艰虞,道远自古昔。

相期逍遥游,不计天地窄。

名声了三黜,谈笑供百谪。

别君为此言,可当绕朝策。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外弟赵才仲数以书来论诗因作此答之

〔吕本中〕 〔宋〕

君才如长刀,大窾当一割。

正须砻其锋,却立望容发。

平生江海念,不救文字渴。

茫然揽辔来,六骥仰朝秣。

病夫百无用,念子故疏阔。

未能即山林,颇复便裘褐。

前时少年累,如烛今见跋。

胸中尘埃去,渐喜诗语活。

孰知一杯水,已见千里豁。

初如弹丸转,忽若秋兔脱。

旁观不知妙,可受不可夺。

君看掷白卢,乃是中箭筈。

不闻铁甲利,反畏强弩末。

舆薪遵大路,过眼有未察。

君能探虎穴,不但须可捋。

观宁子仪所蓄维摩寒山拾得唐画歌

〔吕本中〕 〔宋〕

君不见寒山子,垢面蓬头何所似。

戏拈拄杖唤拾公,似是同游国清寺。

又不见维摩老,结习已空无可道。

床头谁是散花人,堕地纷纷不须扫。

呜呼妙处虽在不得言,尚有丹青传百年。

请公着眼落笔前,令我琢句逃幽禅。

异时净社看白莲,莫忘只今香火缘。

寄朱时发

〔吕本中〕 〔宋〕

菱桥脊梁硬如铁,天下拄杖打不折。

倒骑佛殿出三门,南头学来北头说。

昔苗未生今作米,更判阿师三尺觜。

公但吸尽西江水,莫怕庭前簸箕尾。

岁晚作

〔吕本中〕 〔宋〕

南山雪云千丈高,北山晚田无寸毫。

富儿巨家饱欲死,笑我陋巷长蓬蒿。

道人坐稳忘作劳,百念解纵如垂櫜。

但当折简唤我曹,并坐择虱烦抑搔。

笔力可借秋江涛,莫学人间膏火熬。

登南楼

〔吕本中〕 〔宋〕

疾风吹沙不成雨,十日狂阴倒残暑。

江头树木半焦枯,不厌潮头洗尘土。

南楼反照千丈红,落日却在洪涛中。

舟父渔子莫惆怅,更借朝来东北风。

类型

朝代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