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韵和子瞻

堂堂司寇公,族姓原自古。

支流入汉唐,浩渺无寻处。

子瞻得家法,自少不勤苦。

戏剧入场屋,名声振寰宇。

凝思肤寸云,落笔万点雨。

中间触机阱,窘若带箭虎。

坎轲连交游,冻饥及稚乳。

归来直玉堂,得失亦相补。

顾我縻一官,未即江海去。

裳衣裹穷猿,系以三尺组。

知公心胸中,坦不置城府。

漫刺犹可持,还当谒文举。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司寇公,堂堂正正的人,姓氏源自古代。 他的祖先支流进入了汉唐,广阔无边处。 子瞻从小就掌握了家族的法则,所以从来不必辛苦。 戏剧表演进入家中,名声传遍了世界。 他沉思时像云朵般凝结,下笔如雨点般密布。 但在其中时常会触碰到困境,犹如被箭射中的虎一般窘迫。 坎轲出门交朋友,经常忍受冻饥和乳儿的渴望。 回到家中直接到玉堂,得失也互相弥补。 他牵挂着我的一份官职,还未决定是否离开江海。 裳衣裹着贫穷的猿猴,用三尺绳子系住。 明白公心中宽广,毫不设防。 尽管讽刺可以持续,还要当面向文举请安。



休日与李端叔出城西

〔孔武仲〕 〔宋〕

荷叶欲漠漠,柳絮已飞飞。

东风如车轮,日夜挽春晖。

天郊多名园,曷不事鞍鞿。

休日不暇沐,权门亚冠衣。

嘉与之子游,浩歌夕忘归。

次韵苏翰林西山诗

〔孔武仲〕 〔宋〕

黄州水米宜新醅,东坡好花公自栽。

折花倒酒送流景,不念春风飘落梅。

醉投青山上九曲,吴王故宫压崔嵬。

寒潭已无昔光景,凉殿歘变今楼台。

南阳翰林当此日,力探奇险祛尘埃。

西江雪浪接溪国,巨石森起繁如堆。

手披荒榛得突兀,中有窊处成樽罍。

漫疑踪迹尘埃暗,从此出跃樊山隈。

大贤坎轲终必用,古剑双蛰生莓苔。

忽抛光芒万丈去,星斗辟易青天开。

欃枪枉矢莫妄动,以汤滴雪谁先摧。

披奇振淹自明主,区区识宝非张雷。

阳春一奏众争和,咸韶荡默群仙来。

虽然此亦外物尔,岂系两公乐与哀。

春晚作

〔孔武仲〕 〔宋〕

年华工密移,回首已春暮。

雨掠夭桃空,风折牡丹去。

芍药殿花阵,披靡不能住。

惟有酴醾开,仙葩照行路。

清香飘夜月,淡态挹晨露。

得酒便孤斟,远驾耽徐步。

我如车上人,醉逐四时鹭。

浩荡无所之,谁能问徒御。

三舍人题名于后省皆赋诗因寄呈刘贡父

〔孔武仲〕 〔宋〕

西垣寂寞今已久,三贤文章凤池手。

朝来不复恋山中,后至傥谁居客右。

华堂刻石映今古,秀句连章动星斗。

鸰原棣萼俱相望,龙吟虎啸生辉光。

就中贡父我故乡,况有小阮争翱翔,翩翩亦试中书堂。

曾子开示诗再用前韵

〔孔武仲〕 〔宋〕

川滔海积岁月久,书秃十毫未停手。

昔人四十夸专城,公佩黄金来帝右。

当年逸足起江西,时辈共喜星之斗。

荣华未满众所望,天启叔季侍清光。

莫言昼锦归故乡,莫对秋雁思南翔,且登金门上玉堂。

答苏子由留赠

〔孔武仲〕 〔宋〕

西垣有古人,磔磔气貌古。

落笔成文章,无可加损处。

策蹇得过门,殷勤相劳苦。

湛然神观全,秀粹充眉宇。

语我春已阑,斯民望时雨。

宿麦正满野,骄旸恶如虎。

云师未洒泽,赤子将谁乳。

侍臣当忧国,密计应禆补。

又云好著书,安得一州去。

知公趣操异,不为夸腰组。

衣锦若还乡,亦当从幕府。

晁无咎大砚

〔孔武仲〕 〔宋〕

玄玉琢为池,潭潭可容尺。

圆侵震泽璞,润带端溪色。

麟台雠书御史孙,挥毫应敌妙语言。

滔滔百丈洪河翻,助宝以泓还骏奔。

君王侧席明光殿,直言傥有公卿荐。

区区边计不须陈,亦论皇王继家传。

移花

〔孔武仲〕 〔宋〕

春光不徘徊,忽过如插羽。

匆匆陌上儿,移花急风雨。

山波烂襭绣,平日谁指数。

到此俱可怜,轻妍若时女。

我家王城西,披风立环堵。

坐思清兴添,不可佳时负。

晨朝市桃李,百钱得三五。

□□□□□,□□□□□。

□□□□□,□□□□□。

□□□□□,□□若不暇。

□□□□晤,语□□□□。

□□□夜对,青藜方草玄。

赋得九华松管笔

〔孔武仲〕 〔宋〕

松枝为管京邑无,山翁持赠最勤渠。

千年自饱幽涧雪,一日忽快南窗书。

但知来处已潇洒,况复毫端精有馀。

茅斋举眼有真率,象齿琅玕浑不如。

京尘

〔孔武仲〕 〔宋〕

蜚尘冥冥逐马尻,辚辚牛车何太劳。

春霜十日似妥帖,稍晴仍复起波涛。

非徒渐渍襟领黑,复且侵凌宫殿高。

吁嗟性地本安静,何乃纷扰争雄豪。

祗忧飞尽到坤轴,万怪菌蠢难藏韬。

愿回河淮作沟渎,贯穿城郭还周遭。

分衢洒扫万丁力,常遣莹定无秋毫。

身微愿大恐难副,有如画钓搴鲸鳌。

弹冠振衣但随俗,寄身此境何由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