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五日,迩英讲《论语》,终篇,赐执政讲读史官燕于东宫。又遣中使就赐御书诗各一首,臣轼得《紫薇花绝句》,其词云: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翌日各以表谢又进诗一篇,臣轼诗云

绣裳画衮云垂地,不作成王剪桐戏。

日高黄伞下西清,风动槐龙舞交翠。

壁中蠹简今千年,漆书科斗光射天。

诸儒不复忧吻燥,东宫赐酒如流泉。

酒酣复拜千金赐,一纸惊鸾回凤字。

苍颜白发便生光,袖有骊珠三十四。

归来车马已喧阗,争看银钩墨色鲜。

人间一日传万口,喜见云章第一篇。

玉堂昼掩文书静,铃索不摇钟漏永。

莫言弄笔数行书,须信时平由主圣。

犬羊散尽沙漠空,捷烽夜到甘泉宫。

似闻指挥筑上郡,已觉谈笑无西戎。

文思天子师文母,终闭玉关辞马武。

小臣愿对紫薇花,试草尺书招赞普。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昨见韩丞相,言王定国今日玉堂独坐,有怀其人

〔苏轼〕 〔宋〕

昼卧玉堂上,微风举轻纨。

铜瓶下碧井,百尺鸣飞澜。

俯仰清梦馀,爱此一掬寒。

似予平生友,苦语凉肺肝。

秀眉玉两颊,矫矫如翔鸾。

置之江淮交,清诗洗江湍。

红鳞对白酒,信美非所安。

丞相功业成,还家酒杯宽。

人间有此客,折简呼不难。

相将扣东阁,起舞尽馀欢。

上韩持国

〔苏轼〕 〔宋〕

韩氏三虎秉枢极,中有一虎似伟节。

端居隐几学无心,夙驾入朝常正色。

犯时独行太㟪?,回天不忌真药石。

辇致归来荷二圣,推排使至有众力。

吾侪小人但饱饭,不有君子何能国。

西湖醉卧春水船,如何为人作丰年。

送家安国教授归成都

〔苏轼〕 〔宋〕

别君二十载,坐失两鬓青。

吾道虽艰难,斯文终典刑。

屡作退飞鹢,羞看干死萤。

一落戎马间,五见霜叶零。

夜谈空说剑,春梦犹横经。

新科复旧贯,童子方乞灵。

须烦凌云手,去作入蜀星。

苍苔高眹室,古柏文翁庭。

初闻编简香,稍觉锋镝腥。

岷峨有雏凤,梧竹养修翎。

呜呼应嶰律,飞舞集虞廷。

吾侪便归老,亦足慰馀龄。

送乔仝寄贺君六首,并叙其一

〔苏轼〕 〔宋〕

君年二十美且都,初得恶疾堕眉须。

红颜白发惊妻孥,览镜自嫌欲弃躯。

结茅穷山啖松腴,路逢逃秦博士卢。

方瞳照野清而臞,再拜未起烦一呼。

觉知此身了非吾,炯然莲花出泥涂。

随师东游渡潍邞,山头见我两轮朱。

岂知仙人混屠沽,尔来八十胸垂胡。

上山如飞嗔人扶,东归有约不敢渝。

新年当参老仙儒,秋风西来下双凫,得枣如瓜分我无?

次韵黄鲁直画马试院中作

〔苏轼〕 〔宋〕

少年鞍马勤远行,卧闻龁草风雨声,见此忽思短策横。

十年髀肉磨欲透,那更陪君作诗瘦,不如芋魁归饭豆。

门前欲嘶御史骢,诏恩三日休老翁,羡君怀中双橘红。

送欧阳辩监澶州酒

〔苏轼〕 〔宋〕

汗血驾鼓车,何从致千里。

纷纷糟曲间,欲试贤公子。

君家江南英,濯足沧浪水。

却渡旧黄河,涨沙埋马耳。

由来付造物,倚伏何穷已。

当念楚子文,三仕无愠喜。

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二首

〔苏轼〕 〔宋〕

元章作书日千纸,平生自苦谁与美。

画地为饼未必似,要令痴儿出馋水。

锦囊玉轴来无趾,粲然夺真疑圣智。

忍饥看书泪如洗,至今鲁公馀《乞米》。

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二首

〔苏轼〕 〔宋〕

三馆曝书防蠹毁,得见《来禽》与《青李》。

秋蛇春蚓久相杂,野鹜家鸡定谁美。

玉函金籥天上来,紫衣敕使亲临启。

纷纶过眼未易识,磊落挂壁空云委。

归来妙意独追求,坐想蓬山二十秋。

怪君何处得此本,上有桓玄寒具油。

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

君不见长安永宁里,王家破垣谁复修。

赠李道士,并叙

〔苏轼〕 〔宋〕

世人只数曹将军,谁知虎头非痴人。

腰间大羽何足道,颊上三毛自有神。

平生狎侮诸公子,戏著幼舆岩石里。

故教世世作黄冠,布袜青鞋弄云水。

千年鼻祖守关门,一念还为李耳孙。

香火旧缘何日尽,丹青馀习至今存。

五十之年初过二,衰颜记我今如此。

他时要指集贤人,知是香山老居士。

送张天觉得山字

〔苏轼〕 〔宋〕

西登太行岭,北望清凉山。

晴空浮五髻,晻霭卿云间。

馀光入岩石,神草出茅菅。

何人相指似,稍稍落人寰。

能令堕指儿,虬髯茁冰颜。

祝君如此草,为民已痌瘝。

我亦老且病,眼花腰脚顽。

念当勤致此,莫作河东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