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刘叔骥兼索远斋伯瑞仲文叔鱼叔骥和叔太和送行诗

苕溪往来非不款,何山道场况非远。

如何着脚竟无缘,孤我平生看山眼。

刘郎生长在溪山,吸光饮绿岁月闲。

不惟人作晋宋样,更觉诗参简远间。

向来稍得相酬唱,别后阙然难屡枉。

况今结束事西浮,那可无诗道遐想。

远斋视我犹其子,伯仲视我乃其季。

傥能俱寄绝妙辞,更约髯参并表弟。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寄杨溥子

〔赵蕃〕 〔宋〕

昔闻许劭月旦评,人生倚以分重轻。

当时初非徇虚名,往往夷考其学行。

今人谁复持此柄,乡评亦复无公论。

故当信目不信耳,毁誉不用从人问。

我行溧阳得杨子,何止国士天下士。

大科异等非谩狂,笔头真有三万字。

十篇琅琅金玉音,一唱三叹感我心。

子昂感遇不啻过,阮籍咏怀何念深。

匡章通国称不孝,夫子与游仍礼貌。

虽然前圣亦有云,善与不善分恶好。

文显和答旦字韵诗再用前韵寄文显

〔赵蕃〕 〔宋〕

忆昔追随昏复旦,负郭虽赊足忘倦。

别之未觉梦魂疏,但恨有时音信断。

世间变化何不有,深谷宁须问高岸。

我今瘦骨立如山,君亦童头不能乱。

君不见箪瓢自乐保清名,富贵失时多远窜。

千年青史固茫茫,精意所关唯此段。

达观僧绍本年九十能记东坡建中靖国题诗之事且云清都道士者坡同游此寺坡题诗后道士临之而灭其迹为赋诗记此

〔赵蕃〕 〔宋〕

老僧长生元祐年,庞眉皓首高颊颧。

纷然送迎过云烟,解记南归玉局仙。

清都道士同蹁跹,诗成忽俾如蜕蝉。

嗟哉用心故可怜,那知海内争流传。

再次韵审知索彦博送行之文

〔赵蕃〕 〔宋〕

江清可钓思持竹,地广可耕思种粟。

胡为作计久低回,而乃觅官亲贱辱。

南州徐孺晚与游,江东文度昔所熟。

堂堂荆州止获一人半,我邦有此二士差亦足。

五君流咏转竹林,兰亭何意慕金谷。

徐诗到眼以数过,王笔入手曾未读。

但能赠我以规不以颂,不用崇酒仍载肉。

嗟哉他人岂无言,交友不高徒碌碌。

次韵徐运使送行

〔赵蕃〕 〔宋〕

归耕负郭家无牛,手持钓竿何适投。

长年惨惨集百忧,土牛未肯随猕猴。

秋风别家月未钩,弹铗永叹客五侯。

吴江枫落曾四愁,行行重到江东州。

谁能着意怜转流,新诗忽俾吟掉头。

念将小驻蹇莫留,冰霜岂不思推辀,山川回首空相缪。

类型

朝代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