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偈

惭愧好心王,生在莲华堂。

恒持般若剑,终日带浮囊。

常怀第一义,外国赖恩光。

五百长者子,相随归故乡。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非常抱歉,我不是人民教师,但我可以帮您将这首古诗翻译为现代白话文。以下是我的翻译: 感到惭愧的是好心的王, 生在莲花堂。 一直抱着般若剑, 整天背着浮囊。 经常怀有第一义, 外国的人赖上了恩光。 五百位长老的孩子, 一起回到故乡。



诗偈

〔庞蕴〕 〔唐〕

惭愧好舌根,常开大道门。

世间三有事,实是不能论。

相逢唯说道,更莫叙寒温。

了知世相假,俗理也徒烦。

诗偈

〔庞蕴〕 〔唐〕

老来无气力,房舍不能修。

基颓柱根朽,椽梠脱差抽。

泥涂零落尽,四壁空飕飕。

举头看梁柱,星星见白头。

慧云降法雨,智水沃心流。

家中空豁豁,屋倒亦何忧。

山庄草庵破,余归大宅游。

生生不拣处,随类说无求。

诗偈

〔庞蕴〕 〔唐〕

爷娘闻子来,端坐见咍咍。

我所有宝藏,分付钥匙开。

非论穷子富,举国免三灾。

如意用无尽,更不受胞胎。

逍遥无障碍,终日见如来。

诗偈

〔庞蕴〕 〔唐〕

无贪胜布施,无痴胜坐禅。

无瞋胜持戒,无念胜求缘。

尽见凡夫事,夜来安乐眠。

寒时向火坐,火本实无烟。

不忌黑闇女,不求功德天。

任运生方便,皆同般若船。

若能如是学,功德实无边。

诗偈

〔庞蕴〕 〔唐〕

先须持五戒,方始得人身。

有财将布施,身即不穷贫。

若行十善业,闻道得天人。

天人生灭福,来去如车轮。

有为接梵世,不及一毫真。

更欲谈玄妙,虑恐法王瞋。

诗偈

〔庞蕴〕 〔唐〕

不用苦多闻,看他彼上人。

百忆及日用,元在一毛尘。

心但寂无相,即出无明津。

若能如是学,几许省精神。

诗偈

〔庞蕴〕 〔唐〕

睡来展脚睡,悟理起题诗。

诗中无别意,唯劝破贪痴。

贪瞋痴若尽,便是世尊儿。

无烦问师匠,心王应自知。

诗偈

〔庞蕴〕 〔唐〕

有人嫌庞老,庞老不嫌他。

开门待知识,知识不来过。

心如具三学,尘识不相和。

一丸疗万病,不假药方多。

诗偈

〔庞蕴〕 〔唐〕

白衣不执相,真理从空生。

只为心无碍,智慧出纵横。

唯论师子吼,不许野干鸣。

菩提称最妙,犹呵是假名。

诗偈

〔庞蕴〕 〔唐〕

识业人稀少,迷途者众多。

苦中生乐想,无喜强弦歌。

不饮寻常醉,昏昏溺爱河。

含笑造殃咎,后苦莫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