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仆既为宋壶山说其自说未尽处,壶山必有答语,仆自嘲三解

石屏老,家住海东云。

本是寻常田舍子,如何呼唤作诗人。

无益费精神。

千首富,不救一生贫。

贾岛形模元自瘦,杜陵言语不妨村。

谁解学西昆。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简介

作者在这首《望江南》序中说:「仆既为宋壶山说其自说未尽处,壶山必有答语,仆自嘲三解。」宋壶山,名自逊,字谦父,号壶山。工词,有《渔樵笛谱》,已失传。这首词是宋谦父寄戴新刊雅词后,戴读其自说生平《壶山好》后而写,是三首为自己解嘲的《望江南》中的第一首。这是一首极罕见的、以词论诗的作品,继承了稼轩《贺新郎》论杜叔高诗的传统,颇感可贵。词中肯定了贾阆仙、杜少陵的诗歌,对讥刺杜甫为「村夫子」的西昆体诗人,提出了批评,又流露了对自己诗词的自负感。词的语言朴实,但词意却曲折婉转,「诗乍一看,非常浅显,其含意却很深刻。表面上是自我解嘲,实际上表达了自己的深刻见解。这种婉转的风格,主要是通过反说对比手法表现出来的。上阕,「田舍子」与「诗人」对比。词的起首「石屏老,家住海东云」,以平实的语言,点明自己的住处和出身,对自己隐居故里、生活清贫感到安然自得。但是竟被称为诗人,而作诗是「无益费精神」的事。这是自我解嘲,一则表现了自己的一种懊恼心境,二则流露了对自己作诗人的自负。运用对比反说,似直而实曲。其次,「富」「贫」对比。「千首富,不救一生贫」,是上阕的注脚,是下文的起始,承上启下,合情合理。物质贫乏,精神富有,是自己处境的写照,又是贾阆仙、杜少陵的写照。表达了对贾阆仙、杜少陵的同情,对自身境况的感叹,「不救」透露了一种愤慨之情。「富」又包含著对自己诗词的自负感。「富」「贫」并用,互相映照,似浅显,含意却深远。再次,贾阆仙、杜少陵的「瘦」「村」与西昆并提,形成对比。贾岛一生凄苦寂寞,他的诗以善于锤炼字句取胜,以苦吟著称,东坡有「郊寒岛瘦」之说;杜少陵也一生贫穷困顿,漂泊转徙,诗以沉郁顿挫的风格受人赞赏,而西昆体诗人杨文公却贬他是「村夫子」(见刘贡父《贡父诗话》)。作者巧妙地抓住了一「瘦」一「村」,组织成句,其间包含著极丰富的内容,「瘦」、「村」既是贾阆仙、杜少陵在形模、言语上的特点,也是他们诗作的突出风格,「元自」、「不妨」二字显示出作者对这两种风格的肯定。诗人固穷,穷是诗人的生存状况,正是「穷」,成就了诗名。「谁解学西昆」,为什么不去学呢?原来西昆体诗歌,内容空虚,形式上追求对仗与华美,不过摭拾典故、堆积词藻而已。似乎是不「瘦」不「村」,其实是华而不实。虽然作者没有明说,而是巧妙地运用了这个反问句,构成了对比,对西昆体的否定,就包含了对贾阆仙、杜少陵的肯定。造语平直含义却是曲折婉转,耐人寻思。总之,这首词以自我解嘲的笔触抒写自己的情怀、见解,造成了一种独特的幽默气质,词中暗含著对自己诗作的自负,又对贾阆仙、杜少陵诗和西昆体表明了态度。运用对比反说的写法,尤其巧妙增强了说服力,使词情趣横生,旨意深刻,耐人寻味。



八月十五夜月

〔唐庚〕 〔宋〕

应缘人望望,故作出迟迟。

几岁一相见,浮云宁别时。

吟拚鸡腷膞,玩觉兔迷离。

此夕登楼兴,非关有所思。

中秋步月

〔翁卷〕 〔宋〕

幽兴苦相引,水边行复行。

不知今夜月,曾动几人情。

光逼流萤断,寒侵宿鸟惊。

欲归犹未忍,清露滴三更。

看花回·屈指劳生百岁期

〔柳永〕 〔宋〕

屈指劳生百岁期,荣瘁相随。

利牵名惹逡巡过,奈两轮、玉走金飞。

红颜成白发,极品何为。

尘事常多雅会稀,忍不开眉。

画堂歌管深深处,难忘酒盏花枝。

醉乡风景好,携手同归。

道从上人

〔釋祖欽〕 〔宋〕

惟道是从,惟心是宗。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梦幻了了,来去匆匆。

水中之月,树上之风。

作如是观,无塞不通。

蝶恋花·暮春

〔赵长卿〕 〔宋〕

芍药开残春已尽。

红浅香乾,蝶子迷花阵。

阵是清和人正困,行云散后空留恨。

小字金书频与问。

意曲心诚,未必他能信。

千结柔肠愁寸寸,钿钗几日重相近。

类型

朝代

形式